湖北省决胜2011年汉江秋季洪水案例评析
- 简要说明 :
- 湖北省决胜2011年汉江秋季洪水案例评析
- 文件版本 :
- 2012/05/08
- 文件类型 :
- doc
汉江是长江第一大支流,年径流量与黄河相当,在湖北境内流程878公里,流经15个县市,主要承接陕、豫来水和湖北境内自产洪水,为典型的洪水走廊,流域降雨期集中在5至10月,尤以7月、9月最多,极易发生秋季大洪水。认真评估分析此次迎战秋季大洪水案例,将对科学管理湖北江河湖堤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。
事件概述
9月5日至27日,汉江流域发生了自1983年以来最大秋季洪水。其成因为汉江上游出现递次加强的三次暴雨过程,汇流递增,丹江口水库从9月8日开始,持续在汛限水位以上运行22天,最高超汛限4.1米,累计泄洪118.5亿立方米。经过长江防总调度,丹江口水库从9月9日20时加大泄水量,由1540立方米/秒,递次加大到1.28万立方米/秒。受此影响,丹江水库库尾、37处洲滩民垸、杜家台分流共计受灾人口47.3万,倒塌房屋1231间,各类直接经济损失4.93亿元,其中杜家台分流损失约1亿元。本次汉江秋汛具有洪量大、变化快、水位高、流速急、时间长、形势紧和风险高等特点。由于汉江中下游堤防尚未实施全面整治,标准低、基础差,在高洪水位压力下,极易出险,增加了抗洪抢险难度,防洪形势十分严峻。
在抗御汉江秋季大洪水中,省委、省政府严密组织指挥、适时科学决策,主要领导坐镇指挥、深入一线指导;省防指密切关注上游雨情汛情,加密会商频次,科学研判防洪形势,严密布防安排;汉江沿线强化责任、军警民联防,及时除险61处,组织转移安置受威胁群众5.2万人;特别是及时启用杜家台河道分流,以小损失赢得大安全,科学规避风险,实现了未溃一堤、未垮一坝、未损一闸站的防洪目标。